中國江蘇網11月9日訊 記者近日從省司法廳獲悉,今年我省南京市、鹽城市、南京市鼓樓區、無錫市南長區、蘇州市吳中區5家試點法院已選任人民陪審員1264人。
“這是江蘇省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笔∷痉◤d廳長柳玉祥認為,通過海選“編外法官”,建立起科學規范、運行有效、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陪審員制度體系,在實踐操作中豐富和完善人民陪審員運作機制,標志著新時代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進入一個全新發展階段。
創新“海選”,
入選者更具廣泛性
南京市民朱永蘭通過“海選”順利成為一名人民陪審員,如今已參與8起案件的陪審,其中一起是刑事案件?!白诜ㄍド系母杏X,真的很神圣?!彼f。
朱永蘭還是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自我管理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這個辦公室的職責,便是隨機選擇參審案件的人民陪審員。
此次人民陪審員改革工作,對候選人的資格審查是關鍵環節。今年7月至8月間,南京市經過發布公告、隨機抽選、資格審查、確定人選、對外公示、提請任命、集體宣誓、崗前培訓8個環節,歷經3輪隨機抽選及資格審查,最終從560萬選民中確定597名陪審員。
這一“海選”方式正在全省延展開來。此舉改變以往組織推薦和個人申請產生人民陪審員的傳統做法,以公安部門戶籍人口名單作為數據源,分數輪進行隨機抽選,實現了選任的廣泛性、隨機性、平等性。
在蘇州吳中區,選任過程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建立了“司法部門遴選、人大任命、法院使用”的新模式,創新程度堪稱“深耕細作”。吳中區此次共確定人民陪審員總額360名,依據戶籍人口0.5‰–1‰的比例,新選任212名陪審員。
吳中區將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的年齡要求上升到年滿28周歲,將學歷要求降低到高中以上。212名陪審員中,30歲以下的14名,51歲以上的40名,居于其間的158名。人員構成中,企業員工152名、個體8名、機關事業單位及基層組織人員24名、教師13名、醫護人員4名、無固定職業人員11名。人民陪審員來源更加廣泛,其社會閱歷豐富、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結構更加均衡,疑難復雜案件中的事實認定能力得到保證。
“管用”分離,
不再是“被監督者選擇監督者”
“基層司法所接地氣,對老百姓了解更多,通過考察了解資格審查后,選出的人民陪審員更有代表性?!笔∷痉◤d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辦公室主任張仁林說,江蘇5家試點單位各有特點,對吳中區的人民陪審員選任模式,目前省級層面給予充分肯定。
不過張仁林也提供了自己的一些思考。2015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中雖然明確:基層和中級人民法院會同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陪審員選任進行資格審查,但該方案中并沒有明確司法行政機關參與這項工作的深度。
截至目前,省司法廳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辦公室主要有兩項職能,一是全省人民監督員的選任、管理等;二是協助人民法院做好人民陪審員選任、培訓等部分職能。前者作用對象是全省檢察系統,后者作用對象是全省法院系統。
今年6月,省司法廳發布消息稱,江蘇省級和13個設區市人民監督員選任全部結束,由司法行政部門選任的1008名人民監督員宣誓任職,江蘇全部實現了對人民監督員管理和使用的分離。此前,人民監督員對檢察機關實行監督但又由檢察機關選任,在實踐中出現一些弊端。
“由司法行政部門選任人民監督員,有助于破解‘被監督者選擇監督者’的難題?!笔∷痉◤d副廳長張亦軍表示,《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亮點之一是,人民監督員的選任和管理改由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從制度上解決了“檢察機關自己選人監督自己”的問題。
先行先試,
提升百姓參與程度
司法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保障。法學界有一種聲音,主張把人民陪審員的選任管理全部交給司法行政,但也有人認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
人民陪審員制度,原指國家審判機關吸收非職業法官作為陪審員,與職業法官或職業審判員一起審判案件的一種司法制度。但在實踐過程中,人民陪審員制度同樣出現諸如“陪而不審,審而不議”“被審判者選擇陪審者”“選任覆蓋不足”等問題。
“深入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有力促進司法公正”呼聲強烈。國家層面,讓“司法行政”參與本就意在打破原有格局。眼下,省司法廳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辦公室對于人民監督員的管理,已實現全鏈條式運作?!暗銓弳T目前只能協助做前端的‘選’”,張仁林認為,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改革已延長試點,在配備比例有所提高的情況下,確立更貼近老百姓參審實際的選任管理方式非常重要,“我們將按要求積極協助和參與”。
“吳中獨特的選任方式在全國都是一種創新?!睆埲柿纸榻B,目前單就人員數量而言,全省人民監督員才1000余人,而人民陪審員的數量大,涉及政策、經費、協調、保障等方面,需要在制度框架下先行先試,讓老百姓的參與程度持續提升。